在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衣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如何处理成了难题,设置旧衣回收箱本是为了帮助居民解决家中旧衣物无处存放的问题,主要是出于慈善济困和生态环保的目的。不过,在实际运行中,因为受到的限制条件太多,旧衣回收的慈善济困作用在逐渐减弱,而生态环保作用在增强。不可否认,回收废旧衣物肯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否则根本无法保证相关企业的持续运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设置旧衣回收箱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也有不少企业确实出于资源再利用回馈社会的目的进行回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主管部门的监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鱼龙混杂,不排除个别企业把这当成了牟利的工具,进而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不久有则资讯,说的是浙江某地查获一批假的旧衣回收箱,模样和正规公益组织的回收箱十分相似,一般人很难辨别。这些被查获的假回收箱,就是有人发现有些回收箱放了没人管,动了歪心思,想要收集旧衣物转卖获利。
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现。比如,有些旧衣回收箱,没有注明回收机构,看着就觉得不靠谱;有些回收箱,放了之后就没人管,衣服塞满了也没人收;还有的回收箱,箱门被撬开,里面好一点的衣服被拿走了,剩下的衣服撒了一地,看着让人心疼。
旧衣回收箱看着不起眼,背后却有着参与捐赠者爱护环境、传递爱心的努力。如果只是简单往社区一放,后续的监管或是维护都不规范,难免会影响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可行的办法,就是尽快明确监管部门和管理标准,让有资质、正规的公益组织,投放有统一标识的回收箱,便于捐赠者识别,也方便相关部门管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居民小区内都有旧衣回收箱,不少箱体上都印着“慈善总会”“公益环保”“爱心助学”等字样,我家小区也不例外。对于这类旧衣回收箱,我始终怀有一种警惕心理,因为我既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谁在管理,也不知道其中的旧衣服终流向何处。尽管如此,我依然向里面投放过旧衣服。原因很简单,旧衣回收箱上喷涂的各种宣传语,总能唤起人们对“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朴素向往,甚至,日复一日对其视而不见难免会心生愧疚。
跟我有同样心理感受的人,应该还有不少。虽然我们并不能确认这些旧衣回收箱的身份,但却很难经得起那些公益慈善宣传语的逼视和拷问——旧衣服原本就是一种负担,但行好事足矣,何必多虑呢?尽管早有爱心被出卖的心理准备,我仍然无法想象,这竟然是如此赚钱的一桩生意。正如资讯中所呈现的,有生意中人不无得意地表示,这一生意可谓“一本万利”, 年投入20万元购买旧衣回收箱、走关系,“每年轻轻松松赚五六十万”,如果将旧衣按照新旧挑拣后出售,利润更高。
其实旧衣回收箱也是一样,背后隐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利益链!
那些放入旧衣回收箱的衣物,会被其管理者统一回收装车,运送到地处偏僻的中转站。里面的工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将这些旧衣物分拣。
为进一步加强旧衣回收箱监督管理工作,清理整治旧衣回收箱乱摆乱放、挤占公共资源、非法牟利等乱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旧衣回收箱集中清理整治行动。
微风拂面春意暖,正是人间四月天。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你是否开开心心添置漂亮新衣,却苦恼于衣柜多余旧衣,不用发愁,不用苦恼,旧衣回收箱活动它来啦!
旧衣回收箱活动既可以避免垃圾填埋焚烧等暴力处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还可以通过环保的方式对旧衣物进行二次利用。
回收的旧衣经过二次处理后,可再穿的会被捐到合适的地方,不能再穿的会被做成再生原料重新成为布料。旧衣回收箱,这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有需要的人带去一份温暖。